菜篮子里的家国情怀——记“白菜妈妈”原连庄

发布时间:2022-05-19  浏览:12179次  

  在第六个“科技工作者日”即将来临之际,新乡市科协、红旗区科协联合开展“走近新乡市科技工作者”宣传活动,广泛宣传展现新乡科技工作者风采,增强科技工作者荣誉感和获得感。


  原连庄,女,1961年1月生,河南沁阳人,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,曾任河南省大宗蔬菜岗位专家。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2项;河南省农科系统一等奖5项;国家专利5项;审定或鉴定新品种7个,登记品种20多个;发表论文40多篇。历任第十一届、十二届、十三届河南省人大代表,先后被授予全国“三八”红旗手、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、全国农工党社会服务先进个人、河南省劳动模范、河南省“三八”红旗标兵等荣誉称号,享受河南省政府津贴。


  心怀梦想兢兢业业


 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,她三十多年如一日,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第一线,培育出20多个大白菜新品种,主导中原、辐射全国,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,实现了大白菜周年供应,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亿多元,为我国大白菜生产做出较大贡献。特别是新乡小包23,好种好管,品质优良,为广大菜农带来了福音,丰富了亿万国人的“菜篮子”。


  “一粒小小的种子,关乎农业发展、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。作为一名大白菜育种工作者,以一粒优良种子让菜篮子丰盛,让大地丰收,让农民致富,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原连庄研究员如是说,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,都要心怀梦想,都会拥有人生出彩的时刻。我们生长在祖国这片土地上,奋斗在这片土地上,我们热爱这片土地。这个时代,让我们能够大显身手、发光发热,我们要感激这个美好的时代。”


  不辞辛劳无怨无悔


  原连庄自1981年中牟农业学校毕业后,就被分配到新乡市农科所,承担起了大白菜育种的研究工作。从此,原连庄走上了大白菜育种之路。她接手大白菜育种课题的时候,只有几十个大白菜疙瘩。她成年累月地与大白菜打交道,一年四季守护着试验田,出入温室与大棚。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整地、播种、浇水、授粉、收获、记载等大白菜试验研究工作,常常不辞辛苦地深入菜区和乡村,为老百姓传播大白菜生产技术。

原连庄0.png

  坚定信念虚心学习


  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,原连庄把大白菜育种事业看作自己的生命,把大白菜试验田当成自己的家。为了科学选定大白菜育种方向,原连庄经常到新乡郊区的菜地里,了解、考察蔬菜生产情况,虚心向当地的菜农学习;同时,她还向全国各地的大白菜知名育种专家拜访学习。她深感蔬菜育种前沿技术的重要。1985年,原连庄撇下新婚不久的丈夫,前往我国在蔬菜栽培和育种技术领域领先的浙江农业大学进修学习。经过进修深造,原连庄如虎添翼,更加增强了早日培育出大白菜新品种的信心和决心。


  硕果累累造福百姓


  经历了8年的探索之后,1989年秋,原连庄培育的河南省第一个早熟大白菜杂交新品种“新早89-8”问世了。该品种一上市,即受到了市场的欢迎,迅速占领了河南省早熟大白菜市场。继“新早89-8”获得市场认可后,原连庄于1990年又选育出河南省第一个长筒大白菜杂交种“新乡903”;1993年又培育出了口感好、抗病性强、稳产性好的“新乡小包23”。之后,原连庄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个新的大白菜品种问世。其中“新乡小包23”推广至今,占据大白菜市场主导地位达20多年之久。如今,中原地区人们所食用的大白菜中,一半左右来自于原连庄选育的品种。


  深入基层排忧解难


  为使新品种能够及时转化为生产力,原连庄常常不辞辛苦地深入菜区和乡村,为老百姓传播大白菜生产技术。通过河南省远程教育“农事早知道”栏目,给农民朋友们讲解大白菜种植技术。多次与新乡市电视台合作拍摄黄瓜、西红柿、茄子等栽培管理技术专题片,为当地的菜农排忧解难。在精心培育大白菜优质品种的同时,原连庄还系统总结出大白菜不同时期农艺性状常规鉴定的新方法,创造出了“露地与温室交叉鉴定选择留种法”。并利用分段逆境法,将生态育种和抗病育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提高了选择效率,提升了育种水平。


  志趣相投相互借鉴


 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她的爱人茹振钢教授密不可分。他们是农业界的育种侠侣。夫妇二人志趣相投、相互借鉴。虽然一个是搞小麦研究,一个是搞蔬菜研究,两个不同的领域,却经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。原连庄曾受茹振钢小麦育种的新核型理论启发,将白菜和上海青杂交,培育出抗病性好、品质优良的新型品种;茹振钢也曾将妻子在蔬菜设施栽培上的先进技术,移植在小麦育种上,探索小麦加代育种的人工气候控制。两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相互探讨上。可以说工作就是爱情的“纽带”,互相探讨就是爱情的“火花”,一个又一个成功就是爱情的“累累硕果”。


  育种侠侣比翼双飞


  “你为家国保粮安,我为百姓餐桌鲜,拼搏创新志不移,比翼双飞永向前。”原连庄的小诗写出了夫妇二人的最佳状态。就这样琴瑟和鸣、志同道合地一路走来,在科研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,他们一同为我国“菜篮子”的丰盛、“粮袋子”的安全,书写着“麦爸菜妈”式的家国情缘。

原连庄1.png


相关新闻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