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灾过后易发疾病及预防措施
发布时间:2021-07-28 浏览:5204次
注意预防肠道寄生虫病:
夏季是多种寄生虫病的感染高峰,洪水过后,灾区水源易受污染,加上部分灾区群众抵抗力下降,饮用生水后易感染阿米巴、蓝氏贾第鞭毛虫、隐孢子虫等肠道原虫。临床以腹痛、腹泻,甚至黏液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。因此,建议灾区群众,特别是安置点的广大群众,不喝生水、少吃凉拌菜,注意手的卫生,管理好人畜的粪便,避免水源和食物受到污染。如果出现消化道症状,应及时就诊。在常规抗炎和对症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,应注意筛查肠道寄生虫病,确诊后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,可在医生指导下,使用甲硝唑等有抗寄生虫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注意预防媒介传播寄生虫病:
洪灾期间,自然环境包括温度、湿度、水位、病媒生物的栖息地都发生了变化,会影响传播媒介的生长繁殖和宿主的生活习性。另一方面,灾害期间群众居住条件差,防蚊防虫设施不全,精神压抑,营养不良,人群抵抗力下降同时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,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各类媒介寄生虫病的发生,如疟疾、黑热病。
怎样预防呢?
第一,清除积水、填平坑洼,减少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孳生场所;
相关新闻
- 新乡市科普专家服务团开展“秋季儿童疾病预防”主题科普活动 2025-09-29
- 新乡市科普专家服务团开展“心肺复苏术、海姆立克急救法”主题科普活动 2025-09-29
- 新乡市科普专家服务团开展“健康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”主题科普活动 2025-09-29
- 新乡市首席科普专家张清军开展全国科普月活动 2025-09-29
-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王庆安开展农业技术科普活动 2025-09-29
- 科普月里说科普 卫河边上话卫河 2025-09-15
- 河南省科协副主席郝立新莅临新乡调研科普工作 2025-08-29
- 科技服务下乡助力产业振兴 ——首席科普专家李建军率队赴卫辉开展志愿活动 2025-07-17
- 2025年度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——王慧敏 2025-06-23
- 新乡市科普专家服务团走进长垣 2025-06-19
新乡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05444号-1 

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552号
a>